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最新科研进展:不同地区六种沙米优异系之间的下胚轴伸长表型变异
作者:赵昕  发表日期:2024-08-08    

   沙米是一种在中亚干旱地区广泛分布的植物,尤其在中国北部的沙丘上很常见,具有很高的作为气候适应性作物的潜力。下胚轴的生长可塑性是沙米应对风蚀和沙埋的关键特征,对幼苗的出土和植物结构有重要影响。赵鹏善课题组最新研究探讨了在不同地区收集的六种沙米优异系之间的下胚轴伸长表型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千粒重(TSW)、幼苗出土百分比、下胚轴长度和直径以及幼苗鲜重等方面,这些优异系之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变异。特别是来自半湿润地区的阿尔乡(AEX)系在农业表现上具有优势,包括更高的同步出土率和存活率,被认为是进一步大规模种植的主要候选对象。相比之下,来自干旱地区的系表现较差。此外,研究使用了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PLSPM)来评估种子来源气候因素,包括年均温度(AMT)和年均降水量(AMP),对这些系之间性状变异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因素与下胚轴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突显了沙米对当地气候的复杂适应性。这项研究的全面了解表型变异背后的机制,为沙米的栽培和创新种质资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并为沙地生态恢复奠定了基础。

   以上关于沙米生态和进化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在《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题为《Phenotypic variation in hypocotyl elongation among elite sand rice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ines》。论文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刘雨洁,通讯作者赵鹏善研究员和崔晓云副研究员。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等资助该项研究。

 

全文链接:Phenotypic variation in hypocotyl elongation among elite sand rice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ines (wiley.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