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红砂
红砂
2016年前本单位发表的红砂论文
作者:赵昕  发表日期:2017-06-05    

2016年前本单位发表的红砂论文

 

[1]石勇,刘源,殷恒霞,燕霞,马小飞. 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局部适应性[J]. 中国沙漠,2016,(03):644-650.

 

[2]殷恒霞,石勇,张雯,燕霞,马小飞. 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特性[J]. 中国沙漠,2016,(02):374-382.

 

[3]何玉惠,刘新平,谢忠奎. 红砂灌丛对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富集作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03):115-119.

 

[4]高艳红,李新荣,刘立超,贾荣亮,杨昊天,赵洋,陈永乐,李培广,李刚. 腾格里荒漠红砂-珍珠群落CO_2收支变化及其不同观测方法间的比较[J]. 生态学报,2015,(07):2085-2093.

 

[5]周紫鹃,苏培玺,解婷婷,张海娜,李善家. 不同生境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的生理生化特征及适应性[J]. 中国沙漠,2014,(04):1007-1014.

 

[6]刘美玲,曹波,刘玉冰,谭会娟,陈永乐,张亚峰.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黄酮类物质代谢及其抗氧化活性对UV-B辐射的响应[J]. 中国沙漠,2014,(02):426-432.

 

[7]赵昕,杨小菊,石勇,何明珠,谭会娟,李新荣. 盐胁迫下荒漠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的根茎叶中离子吸收与分配特征[J]. 生态学报,2014,(04):963-972.

 

[8]王芳,肖洪浪,赵亮. 单盐胁迫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J]. 种子,2013,(10):1-7+11.

 

[9]马小飞. 红砂谱系地理与亚洲季风起源的关系[A]. 中国遗传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中国遗传学会:,2013:1.

 

[10]谭会娟,李新荣,刘玉冰,赵昕. 盐胁迫下红砂愈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与耐盐性研究[J]. 中国沙漠,2013,(02):549-553.

 

[11]刘美玲,刘玉冰,曹波. 液质联用法测定干旱胁迫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片F3HDFR酶活性[J]. 生态学杂志,2012,(08):2158-2162.

 

[12]严巧娣,苏培玺,高松. 干旱程度对C_3植物红砂和C_4植物珍珠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12,(02):364-371.

 

[13]周海燕,谭会娟,张志山,贾晓红,张景光,樊恒文. 红砂和珍珠对极端环境的生理响应与调节机制[J]. 中国沙漠,2012,(01):24-32.

 

[14]何玉惠,刘新平,谢忠奎. 红砂灌丛对土壤和草本植物特征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1,(11):2432-2436.

 

[15]谭会娟,李新荣,赵昕,刘玉冰. 红砂愈伤组织适应盐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研究[J]. 中国沙漠,2011,(05):1119-1123.

 

[16]谭会娟,贾荣亮,刘玉冰,赵昕,李新荣. NaCl胁迫下红砂愈伤组织中主要离子累积特征的研究[J]. 中国沙漠,2010,(06):1305-1310.

 

[17]刘玉冰,谭会娟,鲁艳. 红砂愈伤组织耐低温和盐胁迫的适应性[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68-72.

 

[18]周生荟,刘玉冰,谭会娟,王进. 荒漠植物红砂在持续干旱胁迫下的光保护机制研究[J]. 中国沙漠,2010,(01):69-73.

 

[19]刘玉冰,王进,谭会娟,赵昕. 红砂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cDNA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44-48.

 

[20]马剑英,方向文,夏敦胜,段争虎,陈发虎,王刚. 荒漠植物红砂叶片元素含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2008,(04):848-857.

 

[21]马剑英. 荒漠植物红砂叶片元素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A].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8:2.

 

[22]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孙惠玲,段争虎,王刚. 荒漠植物红砂叶片δ~(13)C值与生理指标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8,(05):1166-1171.

 

[23]刘玉冰,赵昕,谭会娟. 荒漠植物红砂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研究[J]. 中国沙漠,2008,(02):255-257+399.

 

[24]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孙惠玲,王刚. 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片元素和水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08,(03):983-992.

 

[25]马剑英,周邦才,夏敦胜,张慧文,江小雷. 荒漠植物红砂叶绿素和脯氨酸累积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7,(04):4769-4775.

 

[26]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金明,赵晖. 荒漠植物红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J]. 第四纪研究,2006,(06):947-954.

 

[27]刘玉冰,张腾国,李新荣,张丽静,白琰,安黎哲,王刚.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忍耐极度干旱的保护机制:叶片脱落和茎中蔗糖累积[J]. 中国科学C:生命科学,2006,(04):328-333.

 

[28]肖生春,肖洪浪,宋耀选,段争虎,陆明峰. 荒漠植被红砂(Reaumurta soongorica)水热响应的年轮学研究[J]. 中国沙漠,2006,(04):548-552.

 

[29]刘玉冰,张腾国,安黎哲,王刚. 红砂正常和脱水组织中总RNA提取的改进CTAB[J]. 中国沙漠,2006,(04):600-603.

 

[30]贾荣亮,周海燕,谭会娟,樊恒文,张志山. 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初探[J]. 中国沙漠,2006,(04):631-636.

 

摘要:

[1]石勇,刘源,殷恒霞,燕霞,马小飞.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局部适应性[J].中国沙漠,2016,(03):644-650.

摘要:种子萌发特性是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的重要策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是典型耐旱植物,但目前缺乏从群体角度探讨其种子萌发特性和其局部适应性关系的报导。在254-20-40,分别对来自于甘肃、宁夏和新疆的17个地区红砂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检测不同群体在萌发时间、萌发率和发芽势上的差异,并用world-clim的气象数据分别对不同群体的萌发率和发芽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贮藏会削弱红砂种子的休眠、缩短红砂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经不同温度贮藏,红砂种子萌发率的变化不显著,其变化主要来自于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而且萌发率与其生存环境的温度和降水量显著相关。...

 

[2]殷恒霞,石勇,张雯,燕霞,马小飞.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特性[J].中国沙漠,2016,(02):374-382.

摘要:采用磁珠富集法构建了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测序结果对文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3 922条微卫星序列中完美型占88%,非完美型10%,混合型2%。微卫星重复基元显示5种类型,以三碱基基元(GGT)n(TGG)n(ACC)n最多,占总数的60.7%;其次为二碱基基元,主要是(AC)n(GT)n(CA)n,38.6%;5种微卫星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多集中在5~10。通过对随机挑选的100条微卫星序列设计引物,并以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较远个体的基因组为模板进行扩增筛选,可有效扩增的引物为62,并进一步测序筛选获得了12对多...

 

[3]何玉惠,刘新平,谢忠奎.红砂灌丛对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富集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03):115-119.

摘要:以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广泛分布的红砂灌丛为研究对象,对灌丛周围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富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砂灌丛下土壤养分明显高于灌丛外,且表层0-10cm土壤养分的富集率较10-20cm要高,灌丛下p H值和电导率显著提高,主要盐离子(HCO-3Cl-SO2-4K+Na+Mg2+Ca2+)含量在灌丛内外表层土壤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l-SO2-4Na+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相对于K+Mg2+Ca2+三种离子,Na+在红砂灌丛下的富集程度更强,SO2-4Cl-在灌丛内外的积累速率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相关分析表明,大部分盐分离子的积累与灌丛周围养分的富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4]高艳红,李新荣,刘立超,贾荣亮,杨昊天,赵洋,陈永乐,李培广,李刚.腾格里荒漠红砂-珍珠群落CO_2收支变化及其不同观测方法间的比较[J].生态学报,2015,(07):2085-2093.

摘要:由于荒漠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低、生产力低下,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被长期忽视。为探讨荒漠生态系统碳收支各组分的变化规律,以腾格里荒漠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Maxim.)-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eg.)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该群落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土壤呼吸的日变化规律,同时将该方法所获得的NEE结果与涡动相关法观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红砂-珍珠群落NEE的日变化表现为,6:00—9:00左右出现一个CO2吸收的高峰值,随后在12:00—15:00左右出现一个CO2释放高峰值。红砂种群、珍珠...

 

[5]周紫鹃,苏培玺,解婷婷,张海娜,李善家.不同生境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的生理生化特征及适应性[J].中国沙漠,2014,(04):1007-1014.

摘要:测定了荒漠地区超旱生小灌木红砂在3种生境(山前荒漠、山前戈壁和中游戈壁)下的叶片水分状态、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探讨荒漠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对荒漠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3种生境下,红砂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水势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升高。随着生境土壤干旱的加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在土壤含水量较少的戈壁生境,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上升。SODPOD活性的升高是红砂抵御干旱环境的主要抗氧化保护机制;渗透调节在红砂叶片适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的渗透调节能力使...

 

[6]刘美玲,曹波,刘玉冰,谭会娟,陈永乐,张亚峰.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黄酮类物质代谢及其抗氧化活性对UV-B辐射的响应[J].中国沙漠,2014,(02):426-432.

摘要:对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UV-B辐射胁迫下不同时间内(0246810d)脂质过氧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以及黄酮类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代谢产物及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探讨黄酮类代谢响应UV-B辐射胁迫的变化以及与脂质过氧化和光合色素系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以丙二醛(MDA)含量表示)增加;黄酮类代谢途径关键酶黄烷酮3-羟化酶(F3H)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仍高于处理前水平,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活性增强,代谢终产物总黄酮含量先降...

 

[7]赵昕,杨小菊,石勇,何明珠,谭会娟,李新荣.盐胁迫下荒漠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的根茎叶中离子吸收与分配特征[J].生态学报,2014,(04):963-972.

摘要:西北荒漠地区C3小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C4半灌木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在特定环境下混生在一起,分布面积广阔。以采自腾格里沙漠边缘荒漠地带的天然野生珍珠猪毛菜和红砂群落的幼苗为材料,0100200300400mmol/L NaCl盐溶液共同胁迫10 d,检测它们的含水量、主要矿质离子在根茎叶的含量与分布,揭示二者耐盐的共生协同的离子平衡适应机制。试验结果发现,珍珠猪毛菜叶片具有"吸钾排钠的"的耐盐特征,红砂叶片具备"吸钠排钾"的特征,吸收利用无机矿质离子具备互补效应。二者耐盐ClCaSi离子吸收与累积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随着...

 

[8]王芳,肖洪浪,赵亮.单盐胁迫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3,(10):1-7+11.

摘要:以荒漠植物红砂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050100200300400500 mmol/L)和种类(NaClKClNa2SO4NaHCO3Na2CO3)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砂种子发芽率随盐浓度的增大不断下降,达到最大发芽率的时间向后延迟。碱性盐对红砂种子的发芽率抑制比较明显。红砂种子发芽速度随盐浓度的增大迅速下降。红砂种子胚根长度及胚芽的长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碱性盐和高浓度中性盐胁迫下出现许多畸形苗,其中无胚根有胚芽者居多。盐胁迫使红砂种子出苗时间集中,浓度越大,出苗越集中。

 

[9]马小飞.红砂谱系地理与亚洲季风起源的关系[A].中国遗传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中国遗传学会:,2013:1

摘要:<>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形成与演化是占近纪以来最重要的地质历史时间之一。地层学研究农明,业洲中部干旱区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东南季风和冬季风的起源具有强烈耦合关系,然而鲜有现代分子谱系地理的证据支持。我们利用双亲遗传的ITS5个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对一种古近纪孑遗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广布的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10]谭会娟,李新荣,刘玉冰,赵昕.盐胁迫下红砂愈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与耐盐性研究[J].中国沙漠,2013,(02):549-553.

摘要:通过测定不同梯度盐胁迫下红砂愈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探讨了红砂抗氧化能力与耐盐性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红砂愈伤组织中MDA含量比对照增加0.84%51.03%,SODP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9.83%51.98%26.4%140.2%44.74%216.34%。表明红砂可以通过上调SODP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来响应盐胁迫,并以此降低盐胁迫诱导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提高其耐盐性。

 

[11]刘美玲,刘玉冰,曹波.液质联用法测定干旱胁迫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片F3HDFR酶活性[J].生态学杂志,2012,(08):2158-2162.

摘要: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和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2个关键酶,研究其活性的变化对探讨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调控有重要的意义。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材料,建立了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F3HDFR活性的液质联用检测法,研究干旱胁迫对红砂叶片F3HDFR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3H酶作用的底物柚皮素和DFR酶作用的底物二氢槲皮素的检测含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41.20μg(r=0.998)0.082.40μg(r=0.998)...

 

[12]严巧娣,苏培玺,高松.干旱程度对C_3植物红砂和C_4植物珍珠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2,(02):364-371.

摘要:C3C4植物混生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较多,而在荒漠生态系统少见。在中国荒漠地区,C3小灌木红砂和C4半灌木珍珠在特定生境下混生在一起,以独特方式适应高温强光和干旱的极端环境。通过在不同干旱程度下测定它们生长期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探讨它们在混生条件下对极端环境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红砂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均要高于珍珠;而珍珠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则要高于红砂。这表明珍珠和红砂在水分匮乏的荒漠生境下采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红砂通过维持较高净光合速率和较高蒸腾速率来生存;而珍珠则通过高水分利用效率生存。

 

[13]周海燕,谭会娟,张志山,贾晓红,张景光,樊恒文.红砂和珍珠对极端环境的生理响应与调节机制[J].中国沙漠,2012,(01):24-32.

摘要:红砂和珍珠的生理生态特性随其生长的环境条件而变化;长期生长在一起的红砂和珍珠其生理生态特性具明显的差异,两者适应逆境的机制亦不相同。红砂和珍珠作为超旱生植物,其生理生态学特性明显区别于其他沙生植物;生长在山前地带的红砂和珍珠,可以在极低的水势条件下保证其生命活动,低的水势可能与渗透调节物质(如大量的脯氨酸)的存在有关,这类物质增加了植物的吸水能力;红砂和珍珠的光抑制程度较其他沙生植物要高得多,且光抑制的产生已对两种灌木光合色素产生了破坏,然而在条件稍好的早晚光抑制可得到恢复。

 

[14]何玉惠,刘新平,谢忠奎.红砂灌丛对土壤和草本植物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11):2432-2436.

摘要: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天然红砂灌丛内外土壤水分、养分的差异及植物萌动期红砂灌丛对草本植物生长和植被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砂灌丛下土壤水分状况明显好于灌丛外空地,尤其是在30110cm土层最为显著;灌丛内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明显高于灌丛外,而沙粒含量低于灌丛外,尤其是01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效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均在灌丛下富集,富集率分别达到1.401.251.041.051.371.771.49;从灌丛内到灌丛外草本植物的盖度和高度逐渐减小,而植物丰富度增大;红砂灌丛对草本植物密度、盖度和高度的相互作用强度均呈现正值,而植物丰富度的相互作用强度为负值。说明红砂...

 

[15]谭会娟,李新荣,赵昕,刘玉冰.红砂愈伤组织适应盐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研究[J].中国沙漠,2011,(05):1119-1123.

摘要:测定在不同盐胁迫下红砂愈伤组织中几种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量,研究盐胁迫下红砂的渗透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红砂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红砂愈伤组织具有很强的耐盐能力,低于100 mM NaCl处理可促进红砂的生长,大于100 mM NaCl处理,则会抑制红砂生长。红砂愈伤组织中脯氨酸、甘氨酸甜菜碱、类黄酮和海藻糖在盐胁迫下大量累积,是红砂渗透调节能力改善的积极反应,也是红砂耐盐性强的体现和重要原因。

 

[16]谭会娟,贾荣亮,刘玉冰,赵昕,李新荣.NaCl胁迫下红砂愈伤组织中主要离子累积特征的研究[J].中国沙漠,2010,(06):1305-1310.

摘要:盐胁迫下植物对Na+K+Ca2+Cl-的选择性吸收代表了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以荒漠植物红砂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红砂愈伤组织Na+K+Ca2+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红砂组织相对生长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100mM处理时达到最大;K+Ca2+含量下降,Na+Cl-含量升高,变化幅度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红砂愈伤组织具有很强的耐盐能力,低浓度NaCl处理可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Na+K+Ca2+Cl-的吸收选择性提高,有利于避免离子代谢紊乱,减轻NaCl胁迫的伤害;在较高浓度下盐胁迫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抑制。可见,离子平衡...

 

[17]刘玉冰,谭会娟,鲁艳.红砂愈伤组织耐低温和盐胁迫的适应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68-72.

摘要:对荒漠植物红砂愈伤组织分别在不同低温(0,4)和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细胞的相对活性、质膜透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物质黄酮类质量分数以及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0,4处理对红砂生理变化的影响差别不大.与室温相比,红砂愈伤组织在0,4低温胁迫的48 h内敏感性较高,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细胞活性有所降低,H_2O_2、丙二醛(MDA)和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花色素苷质量分数升高,抗氧化系统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逐渐升高,但活性均低于对照材料的,而总黄酮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随处理时间变化不...

 

[18]周生荟,刘玉冰,谭会娟,王进.荒漠植物红砂在持续干旱胁迫下的光保护机制研究[J].中国沙漠,2010,(01):69-73.

摘要:红砂(Reaumuria soogoric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半荒漠地区的多年生半灌木,自然生境下具有很强的耐旱、耐高温和高辐射的能力。本实验在人为控制水分进行持续干旱胁迫的过程中,通过测定红砂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来研究红砂干旱胁迫下的光保护机制。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的过程中,红砂叶片水势也相应地下降;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由双峰型逐渐趋向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植物接近休眠时下降;净光合速率(Pn)P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非循环式电子传递效率(ΦPS)在中午都明显降低;干旱胁迫下初始荧光(F0)出现明...

 

[19]刘玉冰,王进,谭会娟,赵昕.红砂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cDNA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44-48.

摘要:研究了参与非生物胁迫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在红砂抗旱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克隆得到了红砂MAPK基因550 bpcDNA片段,与已知的植物MAPK基因的相应片段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最高达80.5%).MAPK基因在红砂叶片和茎中无组织特异性表达,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其表达量增加,说明MAPK基因在红砂抗旱中起重要作用.

 

[20]马剑英,方向文,夏敦胜,段争虎,陈发虎,王刚.荒漠植物红砂叶片元素含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8,(04):848-857.

摘要: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氮(N)、磷(P)、钾(K)含量、叶片含水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叶片特征,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特征与环境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升高,红砂叶片NP含量、叶片含水量和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升高。年平均温度和红砂叶片含水量、年平均最高温度和红砂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正相关。不同生长区年平均降雨量和平均湿度对红砂叶片特征的影响一致,与红砂叶片PK含量和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负相关,与叶片N含量和叶片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不同生长区平均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对红砂叶片特征的影...

 

[21]马剑英.荒漠植物红砂叶片元素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8:2

摘要:<>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氮(N)、磷(P)、钾(K) 含量、叶片含水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叶片特征,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特征与环境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升高,红砂叶片 NP 含量、叶片含水量和稳定碳同位素值显著升高。年平均温度和红砂叶片含水量、年平均最高温度和

 

[22]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孙惠玲,段争虎,王刚.荒漠植物红砂叶片δ~(13)C值与生理指标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8,(05):1166-1171.

摘要:红砂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植被的主要优势种,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测定我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叶片氮磷钾含量、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了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δ13C值与相关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砂叶片钾含量、叶片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对δ13C值有显著影响(P<0.001),其中叶片钾含量的影响最大(r=0.793),叶片含水量次之(r=-0.786).说明叶片的δ13C值可以反映植物的水分亏缺程度;不同种群间植物δ13C的丰度差异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状况;在干旱条件下,...

 

[23]刘玉冰,赵昕,谭会娟.荒漠植物红砂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研究[J].中国沙漠,2008,(02):255-257+399.

摘要:以红砂的叶和嫩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研究。结果表明:红砂的嫩茎是诱导愈伤组织最快的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2 mg.L-1+2,4-D(2.0 mg.L-1),pH5.8,诱导率可达100%;而叶片的诱导相对要慢。愈伤组织的增殖在MS+6-BA(0.1 mg.L-1)+2,4-D(1.0 mg.L-1)的培养基中最为理想,并维持其良好的组织结构,其最适继代周期为30~40 d。愈伤组织在含50 mM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NaCl含量大于300 mM的培养基上致死,不再生长。

 

[24]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孙惠玲,王刚.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片元素和水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8,(03):983-992.

摘要:通过测定中国境内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主要分布区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叶片的氮(N)、磷(P)、钾(K)含量、有机质和叶片含水量,以及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元素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土壤层含水量的增加,红砂叶片N含量和叶片含水量显著增加,而叶片K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可溶性盐分含量与红砂叶片P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含水量显著负相关。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红砂叶片N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含水量显著增加。说明不同自然种群中红砂叶片养分含量受土壤状况...

 

[25]马剑英,周邦才,夏敦胜,张慧文,江小雷.荒漠植物红砂叶绿素和脯氨酸累积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7,(04):4769-4775.

摘要:通过测定中国境内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主要分布区内21个自然种群407株叶片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以及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了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异特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红砂种群间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因子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较气象因子大,而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全磷含量是导致不同红砂种群叶绿素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红砂脯氨酸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盐爪爪、骆驼刺、芨芨草等其它荒漠物种,并且与叶片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26]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金明,赵晖.荒漠植物红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J].第四纪研究,2006,(06):947-954.

摘要:文章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内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的稳定碳同位素(1δ3C),同时测定了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红砂稳定碳同位素值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总体上看红砂1δ3C值空间分布的整体趋势不明显,1δ3C值与经、纬度和海拔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当比较来自于同一气候区两个不同红砂种群时,其叶片1δ3C平均值有明显的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显著增加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控制红...

 

[27]刘玉冰,张腾国,李新荣,张丽静,白琰,安黎哲,王刚.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忍耐极度干旱的保护机制:叶片脱落和茎中蔗糖累积[J].中国科学C:生命科学,2006,(04):328-333.

摘要: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是一种多年生半灌木,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的半干旱地区,它能够通过营养组织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存活.为探讨红砂耐干旱的保护机制,6年生的植株通过停止浇水造成持续的土壤干旱,在干旱期间研究了它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光系统(PS)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以及红砂叶片和茎中的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红砂在极端干旱环境下具有如下特点:非常低的叶片水势、高的WUE、在茎中维持光合作用并累积蔗糖以及叶片死亡.干旱期间,最大Pn先升高后下降,但是内...

 

[28]肖生春,肖洪浪,宋耀选,段争虎,陆明峰.荒漠植被红砂(Reaumurta soongorica)水热响应的年轮学研究[J].中国沙漠,2006,(04):548-552.

摘要:红砂是黄土高原荒漠植被带主要建群植物种之一,在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皋兰县40 a天然植被封育区为例,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对不同坡向红砂与当地水热条件变化的时空响应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具有明显的年轮特征,可以进行树木年轮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同坡向水分条件和植被状况有很大差异,但红砂径向生长对区域水热变化具有非常一致的响应模式:同生长季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尤以7月降水量最为显著;同生长季气温呈负相关关系,6月最为显著。根据不同坡向红砂年龄分布格局分析结果,并考虑到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黄土高原西部荒漠植被带的封育期限不宜少于10 a

 

[29]刘玉冰,张腾国,安黎哲,王刚.红砂正常和脱水组织中总RNA提取的改进CTAB[J].中国沙漠,2006,(04):600-603.

摘要:红砂属于柽柳科超旱生小灌木,是荒漠半荒漠地区植被中的优势种。为了研究促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这类植物抗旱中的作用,我们尝试了很多RNA提取的方法都没有获得完整的RNA。在脱水组织中由于多糖、多酚以及其他与核酸能结合或共沉淀的化合物的含量升高而更不容易得到高质量的RNA。以CTAB为基础的改进的RNA提取方法,能成功地从少量的红砂植物的正常组织和脱水组织中获得高质量的RNA。这种方法经济且操作方便,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都很好,可用于RT-PCR反应并成功克隆了550 bp左右的MAPK基因片段。

 

[30]贾荣亮,周海燕,谭会娟,樊恒文,张志山.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初探[J].中国沙漠,2006,(04):631-636.

摘要: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长期生活在严酷的生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态适应性。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两种超旱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砂和珍珠光合作用受环境变化影响明显,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土壤含水量(SWC)、光、温、湿等条件较好的822,两植物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型。Pn红砂高于珍珠,日平均分别为(7.74±0.79)μmol.m-2.s-1(5.64±0.75)μmol.m-2.s-1;Tr也是红砂高于珍珠,日平均分别为(24.38±3.07)mmol.m-2.s-1(15.41±2.01)mmol.m-2.s-1;水分利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