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
2015年合作与交流活动
作者:赵昕  发表日期:2017-05-19    

2015年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

1.       113日,赵鹏善副研究员邀请甘肃农业大学薛华丽副教授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做了相关专业报告。

2.       29日,马小飞研究员邀请瑞典Upsala大学的陈军博士后来实验室做报学术报告。

3.       39-12日,李新荣研究员参加了在墨西哥坎昆市召开的UNCCD3届科学大会(3rdSC),进行以“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very in sandy desert regions of China”为主题的学术交流。

4.       327日,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实验室做推广活动,复旦大学王文婕博士作报告: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农林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与应用。

5.       48-9日,皋兰站邀请荷兰专家Wopke van der Werf副教授来实验室,开展Agro-ecology and crop productivity国际交流会。

6.       54-6日,法国《沙漠星球》摄制组一行4人深入沙坡头站进行拍摄。此次拍摄是在摄制组去年7月份来沙坡头站参观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拍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固沙体系的建立及其生态-水文学机理、生物土壤结皮生态功能和生物环保固沙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按照国家林业局治沙办的安排,在拍摄过程中沙坡头站科研人员给予积极配合,重点向外国媒体展示了生物土壤结皮在人工固沙植被中的形成机理、生态功能以及人工促进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固沙新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7.       517-30日,韩国顺天国立大学Hur Jea Seoun Park Channho 在沙坡头站开展“Rapid formation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BSC) with use of desert lichen and cyanobacteria” 项目,研究内容为生物土壤结皮中藻类的分离、提纯和培养,以及野外接种试验。

8.       524日,瞭望周刊记者40人到站参观。澳大利亚新闻代表团一行14人到沙坡头站参观。

9.       527日至28日,兰州资源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以下简称兰州区域中心)与北京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区域中心)受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以下简称昆明区域中心)邀请,组织技术人员代表赴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技术交流。参加此次交流会议的人员共计42人。实地参观了昆明动物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西南实验室测序平台及昆明植物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探讨了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赵昕副研究员参加各单位之间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各所级中心后期的推进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10.   610-13日,在中科院青促会寒旱所小组及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PIFI)的支持下,悉尼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的Feike A. Dijkstra教授受邀在沙坡头站开展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研究及英文写作方面的交流。沙坡头站与寒旱所相关学科的师生及青促会小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报告交流会。Dijkstra教授作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Writing science: 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published and cited?”Dijkstra教授根据他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和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给大家讲述了陆地生态系统中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方法及其意义。同时,Dijkstra教授介绍了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重要注意事项和一些技术细节,向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作为国际学术期刊评委的评审经验和录用心得。在报告交流会后期,Dijkstra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详细解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此次学术报告交流不仅催生了师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提升了师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对以后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622-24日,印度农业部农业合作司2名官员在中国林科院荒漠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到达沙坡头站,开展为期3天的访问。贾荣亮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沙坡头站发展历史、沙漠研究与治理成果、60年来科研任务及研究方向的发展、技术推广示范工作后,带领来访人员参观了铁路防护体系、沙坡头地区地理地貌、沙丘固定后的土地开发利用等。参观活动结束后,来访官员一致肯定了中卫沙坡头风沙治理取得的成效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作用;并认为沙坡头地区在沙丘固定后,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人类活动造成的不良环境改造成为对人类有益的环境,同时沙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自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平衡,保证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12.   625日,马小飞、刘玉冰、赵昕、石勇、殷恒霞、钱朝菊、周琴等师生参加从生态系统到现代农业国际高端学术研讨会。会议聚焦从生态系统到现代农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性,展示植物细胞与器官发生、信号转导与环境应答以及基因组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为国内外专家与青年学者之间提供充裕的互动交流机会。

13.   71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Alan KnappMelinda Smith教授于对奈曼站乌拉特分站进行学术交流和生态考察。KnappSmith教授参观了乌拉特站5000亩的围封样地,重点就乌拉特站参与的国际极端干旱研究网络试验场进行了试验布置和进展介绍。KnappSmith教授分别做了“Changing Precipitation Regimes and Grassland Responses”“Drought-net: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to assess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nsitivity to drought”的学术报告。

14.   718-20日,赵昕、虎瑞、苏洁琼博士在甘肃省冶力关参加第二届甘肃生态论坛,并作报告。苏洁琼、张鹏荣获优秀学术论文奖。

15.   722日,应马小飞研究员邀请,上海逆境生物研究中心朱健康院士到访实验室,与实验室师生座谈。马巍所长致欢迎词,马小飞研究员做了沙米驯化的研究进展报告。随后参观实验室皋兰站基地。

16.   7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刘丛强、裴钢、陈颙、郭爱克、张经、郑永飞、郭华东、翟明国、穆穆、张国伟、戎嘉余等一行在中科院院士工作局、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中卫市政府和中卫市科技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沙坡头站实地考察。沙坡头站站长李新荣陪同考察。李新荣研究员向院士一行介绍了我站发展历史、学科定位及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技术推广示范、台站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并做了沙坡头站60年来的科学结论与应用实践报告;在沙坡头站荒漠生态系统人工植被演替综合观测场和水量平衡综合观测场,李新荣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我站近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进展。院士团一致认为,沙坡头站开展的科研工作具有很深的历史积淀,在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和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考察期间,陈宜瑜院士指出在相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台站间开展联网观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沙坡头站的科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题字科学治沙,谱写华章。裴钢院士对沙坡头站科研人员长期驻守沙漠、甘于奉献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希望广大青年学者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沙漠科学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17.   725日至81日,刘玉冰研究员在拉萨参加第八届西部地区植物科学与资源利用研讨会。

18.   82-5日,李新荣,何明珠,谭会娟,潘颜霞在西藏拉萨参加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22次工作会议,李新荣做特邀报告,题目沙坡头站60年来的科学结论与应用实践

19.   85-7日,李新荣,谭会娟,潘颜霞在乌海参加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主题创新论坛,李新荣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20.   8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方荣祥,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双江,合肥物质研究院副院长江海河,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刘伟,以及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学者一行27人到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考察,沙坡头站站长李新荣研究员陪同考察。方荣祥院士一行参观了沙坡头站的科技成果展厅、包兰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和荒漠生态系统长期综合观测场。李新荣研究员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沙坡头站的建站历史以及在植物固沙、生态水文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考察期间,方荣祥院士对沙坡头站在科研与示范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今后在微生物领域及生物防沙治沙技术方面与我站进行长期的合作与交流。

21.   816-20日,奈曼站左小安研究员和王少昆助理研究员在美国巴尔地摩参加美国生态学学会年会,并分别做学术报告;

22.   819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李静副院长带领科技合作处等一行三人,在奈曼旗委常委、政府常务副旗长郭勇的陪同下,到中科院寒旱所奈曼站进行了视察和调研,与站上师生进行亲切座谈并参观了站区试验场地。座谈会上,奈曼站副站长张铜会研究员从研究站历程与定位、承担任务与项目、主要进展及成果、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合作与技术交流、今后主要工作思路六个方面向来访同志做了介绍。随后,李静副院长等一行参观了奈曼站展览室、实验室、土壤样品室,以及根系观测场等野外试验场。

23.   820日,皋兰站主办的西北百合产业发展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甘肃、宁夏、青海、北京、辽宁、陕西、湖南、云南、新疆等省市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马巍、西北百合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陈延、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阎奋民、中科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杨青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论坛为从事百合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同仁、政府管理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术意见、展示企业实力和共享信息经验的平台,促进了相互交流与了解,加深了产区间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产、学、研相结合。会间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兰州七里河老产区百合的生产、加工和电商销售以及榆中南山百合产区的种植情况。

24.   823-27日,李新荣、谭会娟、贾荣亮三人应邀赴英国曼彻斯特参加第六届国际恢复生态学会议。分别做展板汇报:李新荣“Biological soil crusts as ecosystem engineers indicate desert ecosystems health in extreme arid regions of China”,谭会娟“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the Activity of H+-ATPase from Reaumuria soongorica”,贾荣亮“Combined effects of drought and sand burial on crust moss Bryum argenteum in spring in the Tennger Desert, China”

25.   824-25日,高艳红在成都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联网观测与集成研究分会场并作报告,题目为荒漠红砂-珍珠群落碳通量特征研究

26.   97-10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L)教授Tala Awada于来奈曼站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交流与考察访问。奈曼站站长赵学勇研究员代表全站师生对Tala Awada教授的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通过学术报告和野外样地及示范村的实地考察,Tala Awada对奈曼站的建站历史、研究方向、学科定位、研究成果等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高度评价了奈曼站多年来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Tala Awada对自己的研究团队所开展的工作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奈曼站师生开展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27.   923-27日,第14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成都市召开。围绕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的大会主题,并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日益严重的沙漠化和风沙危害问题,沙坡头站李新荣研究员召集了生物土壤结皮与沙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分会场。共有来自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9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参加了该分会场学术交流。来自不同单位的21位专家学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了口头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和尺度探讨了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其在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相应以及干旱草地恢复重建。与会者座无虚席,讨论热烈并获得强烈反响。这是沙坡头在全国生态学大学第三次成功召集专题分会场学术研讨。此外,李新荣研究应邀做了中国风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大会特邀报告。 本分会场,来自中国科学院沙坡头站的回嵘博士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吴楠博士获得了青年优秀报告奖。

28.   924-25日,奈曼站左小安研究员等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中国生态学年会并做学术报告。

29.   10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副主任何鸣鸿等一行到中科院寒旱所奈曼站进行调研指导工作。中科院寒旱所所长马巍、通辽市副市长郝海东、奈曼旗旗委书记王广权、奈曼旗旗长布仁等中科院和地方领导陪同调研。中科院寒旱所所长马巍研究员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寒旱所的基本情况和科研工作。随后,奈曼站站长赵学勇研究员向杨卫主任一行汇报了奈曼站的战略定位、研究方向、发展规划、研究队伍、试验环境、承担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杨卫主任等一行人员边听取赵学勇研究员的介绍,边进行了互动交流。杨卫主任对奈曼站研究人员长期坚守野外站的工作成果和敬业精神表示敬佩。他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基础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将进一步认真研究对长期野外工作的资助方式,希望能够更好地为此类工作提供支持。

30.   106-9日,陈永乐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参加国际根系研究协会第9届研讨会

31.   1027日, 由沙坡头站李新荣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973项目第6课题:植物固沙的生态-水文调控”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副所长王宁练和科研处副处长罗斯琼参加了会议,王宁练对与会专家和参加单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组成员的付出,并预祝在专家组指导和课题团队的努力下该课题研究取得更大的成绩。年会邀请了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中科院南京湖泊所王苏民研究员和中科院寒旱所杨根生研究员,以及中国林科院的杨文斌研究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的刘志民研究员、兰州大学徐世健教授和寒旱所赵文智研究员作为咨询专家。寒旱所师生60余人参加了会议。

32.   1111-15 日,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会议在重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草牧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共收到论文85篇,15位研究人员、46名研究生,就我国草地生态建设与草地资源利用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第五届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评选了5位优秀博士论文、10位优秀硕士论文奖,我站博士研究生宋光的论文沙区生物土壤結皮对外来植物定居过程的影响榜上有名,被评为优秀论文并作报告,题目沙区生物土壤結皮对外来植物定居过程的影响

33.   1123日,受宁夏大学副校长许兴教授、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平教授邀请,沙坡头站站长李新荣研究员一行5人在宁夏大学与众师生进行了学术研讨交流。李新荣研究员作了题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长期生态学研究的启示的主题报告。该报告回顾了我国草业生态系统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以长期的监测数据及详实的资料系统介绍了沙坡头站60年来在该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些理论及认识。众师生积极提问,现场交流气氛活跃。沙坡头站虎瑞、王增如、苏洁琼、张亚峰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温带荒漠地区生物结皮氮矿化作用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机制降水量变化对红砂-珍珠荒漠灌丛群落碳通量的影响及其机制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群落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荒漠灌丛树干茎流与根区优先流及其土壤沃岛效应的报告。双方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双方的科学研究交流活动,并将这种交流机制化、常态化,共同促进科研人员的交流和研究生培养。

34.   1128日,张亚峰参加中科院青促会寒旱所第二届青年创新学术论坛并做报告,题目荒漠灌丛冠层降水再分配及其影响因子

35.   1128-30日,应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陈国雄研究员的邀请,日本农林水产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Takao Komatsuda博士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银岗博士将于来我所进行访问,参加甘肃省群体计划总结及学术交流。1308RJIA002总结:大麦角质层研究进展、Evolution of the grain dispersal system in barley、利用矮秆基因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和产量潜力。

36.   124日,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由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生荣任组长、兰州大学教授张迎梅、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孙坤、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付宝权、兰州大学教授毕玉蓉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验收。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审阅资料、现场考察和质询讨论。认为该实验室提供的验收资料齐全,符合验收要求。并表示实验室学科定位准确,研究方向明确,平台建设良好,队伍结构合理,团队创新能力强,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依托单位持续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37.   9月和11月皋兰站分别选派人员参加了第八届中国科学院新疆科技洽谈会以及22届杨凌农高会,并在农高会上集中展示和推介了多项与百合产业化相关的新技术和成果等。

 

相关文章